北京華新凱業汽車報廢廠:我國報廢汽車回收何時才能步入正軌?
北京華新凱業汽車報廢廠:我國報廢汽車回收何時才能步入正軌?
據悉,2000年日本頒布了
汽車循環利用法,豐田已達到95%以上的回收再生實效率,本田、日產等廠家也在汽車回收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
報廢汽車回收行業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其原因又有哪些?下面,
北京華新凱業汽車報廢廠小編帶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一方面,我國雖然有專門的廢舊汽車拆解企業,但因為缺乏管理,很多
廢舊汽車拆解廠跟二手車銷售網點“結合”在一起,很多已經超出使用年限的車,被簡單翻新后會繼續以各種途徑進行銷售。由于國家沒有強制性法律規定,由于國家沒有強制性法律規定,回收工作很難開展。一般來說,
廢舊汽車要不去相關部門進行報廢,要不運到二手車市場進行銷售。而后者的比率還更大,所以企業沒有穩定回收源,無法開展專項回收工作。
另一方面,回收成本高昂,是本土企業面對汽車回收問題望而卻步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汽車市場還有很大潛力,但由于合資品牌眾多,在中級車以上的市場上占據的比率比較大,本土品牌作為后來者,只在成本較低、技術含量相對而言也較低的A級、A0級市場“可以稍微說得上話”。原材料價格上漲得很快,小車利潤單薄。而要做到大部分使用環保材料,無形中是給企業增加了成本,目前絕大多數企業都難以支付。
此外,歐盟國家有嚴格法律規定“誰生產誰回收”。德國汽車回收率接近100%離不開法律的管制和約束。但是我國沒有對企業做硬性規定,也是企業“逃避責任”的說辭之一。自2001年我國頒布《
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以來,2006年商務部曾召開會議表示對此《辦法》進行修改,但仍然未對企業做出要求。今年3月,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試點啟動,國家首批選取包括一汽、江淮、奇瑞3家整車生產企業在內的14家企業進行再制造試點,在要求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也對企業再制造行為作出規范。
據了解,新的《
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已被國務院列為年度一類立法計劃,有望在年內發布。不過,即使新的管理辦法出現,報廢汽車回收行業也不會一下子完全放開,會對申請企業進行嚴格的資質認證,也會有嚴格的標準進行規范。
小編認為:我國
報廢汽車建立完整回收體系任重道遠。但是,隨著國家的重視以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提出在生產環節上進行環保的概念,相信在政府、企業以及大眾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
報廢汽車回收率會不斷提升。
【上一條】 華新凱業汽車報廢廠;咸陽20輛“營轉非”客車被拆解【下一條】返回列表